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3:47 点击次数:169
追根溯源,我们高氏一族的始祖高公,其先辈原居山西盂县仙人村。早在宋元时期,先祖举家迁至井邑北寨村,而后在明朝洪武初年,始祖高义良公又带领族人定居于此。始祖夫人为刘氏,夫妻二人一生修德行善,广结善缘,深受上天庇佑与眷顾。凭借着积累的福泽,他们育有四子,孙辈更是多达十六人,家族自此开枝散叶。 从始祖定居此地至今,六百多年时光流转,家族已传承二十五代,如今族中人口超过六千。井邑当地的南北白花、五里寺、庄子头、冶里,以及邻县鹿泉栈道等地的高氏族人,皆为始祖一脉所传。遗憾的是,关于始祖生平的具体事迹,已难以考证,地方史志中也未留下他的名字。由此推断,始祖极有可能是一位平凡却德行高尚的布衣百姓。 曾有风水先生断言,始祖墓地所在之处,乃是人丁兴旺的风水宝地。而始祖生前也常说:“只要家族人丁兴盛,财富自然无需担忧。”因此,他早早选定此地作为百年安息之所。然而,始祖的出生、逝世时间,以及何时安葬于此,至今已无从查起,这无疑是我们高氏家族心中难以弥补的遗憾。 自始祖安息于此,历代以来,家族也曾对墓庐进行过修缮,但可惜缺乏史料记载,仅存坟前乾隆年间与光绪十九年两次重修的残碑,可供后人参考一二。从光绪年间至今,又过去了一百多年,这期间国家屡遭战乱,祖茔也在风雨侵蚀中破败不堪。过去,族人们虽心怀对先祖的敬重,却因时局动荡、生活困苦,无力修缮祖茔。 如今,我们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,家族上下安居乐业、衣食无忧。但每当看到祖茔内断碑残碣、荒草丛生,族人们无不痛心疾首。古人说:“报答先祖恩情是为人的根本,尊敬亲长是孝道的根基。”为践行这一古训,全体族人怀着崇敬之心,共同商议修缮祖茔事宜。大家纷纷慷慨解囊,踊跃捐献资金、物资,希望以此略表对始祖的感恩之情,告慰始祖在天之灵,也让后人的敬祖之心得以彰显。 在此,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之情赞颂始祖:您是家族的根源,功绩如大海般浩瀚,恩情比苍天还要高远。您的厚爱深恩,福泽后世子孙;您的高尚品德,如同青云般令人敬仰。愿始祖的崇高德行,与这一方水土一样,世代传承,绵延不绝! 乙酉年清明阖族敬立始祖二十世孙四支 高彦国 撰文始祖二十世孙四支 高远 书丹
发布于:山东省